2017-02-12

教育信息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命与行动

   摘   要: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教科文组织,成立于1945年11月16日。其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来促进各国间的合作,对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以增进对正义、法制及《联合国宪章》所确认之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人权与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截至2011年11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有195个会员国和8个准会员国/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战略使命是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促进普遍原则和道德标准,保障和促进社会公益事业;通过认可及保护多样性,尊重人权,促进社会的多样化发展;通过能力建设和知识共享促进知识社会中的平等参与。作为教育、科学、文化和传播领域的国际领导机构,教科文组织在其所有活动和项目中履行和承担着思想的实验室、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信息的传播者、能力的建设者和国际合作的促进者的重要职能。教科文组织通过其众多活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智力合作网络,通过会员国以及与其建立正式合作伙伴关系的330多个非政府性国际组织开展活动。进入21世纪,教科文组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促进全球教育、科学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更具独特性和建设性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期出版50种公报和20多种杂志;每年出版或联合出版大约100多种教育、科学、文化和传播领域的双年度世界报告及相关出版物;其出版的统计年鉴是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相关领域的重要参考工具书。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具有的多种专业、多种领域、多种活动形式的特色及其丰富的智力资源、信息技能和经验来看,它堪称为知识领域最具普遍性和权威性的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文章以教育信息化为切入点,聚焦联合国教科组织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使命与行动,旨在从一个侧面介绍和透视该组织在引领国际教育发展、促进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全文共分3个部分:首先简要介绍教科文组织的情况;其次从机构使命、主要战略、下设机构、人员配置等方面介绍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部门的基本情况;最后从政策制订、终身学习、教师教育、电子学习、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移动学习等7个方面透视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所承担的具体职能及其开展的计划活动。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使命;行动
 
  一、教科文组织简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简称教科文组织,属于联合国专门机构,1945年11月16日组建,1946年11月4日正式成立,同年12月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法国巴黎。教科文组织致力于在尊重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为不同文明、文化和民族之间开展对话创造条件。正是通过这种对话,世界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愿景,包括尊重人权、相互尊重和减轻贫困,所有这一切都是教科文组织的核心使命和活动。
教科文组织的使命是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与信息传播,促进和平建设、消除贫困、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间对话。其总体目标包括:实现有质量的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开发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知识和政策;应对社会和伦理挑战;促进文化多样性、文化间对话与和平文化建设;通过信息传播,建立包容性的知识社会,以促进各国间合作,对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
教科文组织承担5大职能:(1)开展前瞻性研究,重点关注明天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学、文化和信息传播;(2)依靠研究、培训和教学来促进知识的发展、传播与交流;(3)制订标准和准则,特别是起草和通过国际文件、法律建议;(4)共享知识和技术,主要以“技术合作”的形式为会员国制订发展政策和发展计划; (5)促进专业信息的交流。
其活动形式主要包括:(1)制订国际准则性文件,如公约、协定书、建议书、宣言等;(2)召开各类国际会议;(3)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学术研究活动;(4)出版各类图书、期刊、报告、音像制品及电子制品;(5)以专家咨询、设备支持等形式向会员国提供技术援助;(6)举办培训、研修、实习等活动;(7)向非政府国际组织提供支持和帮助;(8)与会员国和地区性机构合作开展业务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主管的教育、科学、文化、传播与信息等业务范围内设立了10多个政府间机构及大型合作计划,以推动国际智力合作。其中主要有国际教育局、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国际水文计划、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社会变革管理计划、世界遗产委员会、促使文化财产归还原主国或归还非法占有文化财产政府间委员会、世界版权公约政府间委员会、国际传播发展计划、综合信息计划、政府间信息学计划、政府间体育运动委员会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选举产生的各执行理事机构负责规划和管理各计划的实施,并建立各自的国际或地区合作网络,如“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世界遗产名录”等。此外,该组织还同世界上300多个在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建立了正式(协作类、咨询类)关系或业务关系。
二、教育信息化部门概况
教科文组织认为,信息通信技术可以促进教育普及、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优质的学习与教学环境、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并提高教育管理效率。教科文组织采取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方式来促进教育信息化。该组织教育信息化跨部门平台通过参与传播与信息、教育、科学3个部门的工作来关注这些问题。教科文组织的办公室、协会和工作伙伴的全球网络为会员国提供资源,并详细制定教育信息化政策、策略和活动。特别是总部位于莫斯科的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专门从事信息交换、研究以及整合教育信息化资源。与此同时,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积极参与亚太地区教育信息化。
(一)教育信息化的使命
教科文组织坚信,通过教育传播和教师培训,能够提高专业水平、改善终身学习条件以及发掘未接受正式教育人群的潜力,信息化有助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教育普及。融合途径、内涵建设和质量保障是当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教科文组织在该领域的使命是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与实践,推动教育成为一项基本人权,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政策对话,以及促进知识共享和能力建设。
(二)教育信息化的战略
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跨部门平台主要涉及教育、科学和传播与信息3个部门的相关业务。它们共同作用于包括所有学习者在内的教育,通过信息化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凭借本地相关的信息化创新而融入教与学的终身学习过程中。这个过程包括开放获取模式、构建实践社区、全球数字图书馆和资料中心、运用数字化学习工具等。总之,教育价值的替代和信息化的应用正在探索中。
教科文组织3大部门运用技术加强各机构间的相互作用、知识共享和合作,是通过在资源技术等方面互补性极强的优秀跨部门团队来实现的。
教科文组织3大教育信息化战略集中探讨通过加强合作来创造协同效应、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避免重复配备和降低成本。作为知识提供者和作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工具,多功能社区学习中心与多媒体中心和虚拟化校园将会得到充分开发。旨在鼓励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创造和改善受教育环境及创收活动的新的方法也正在计划之中。
开放式远程教育通过新的传播方式与各种方法,建立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新模式。因此,该战略将专注于促进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教师和研究人员信息化能力标准的建立与策略的发展。
(三)教育信息化的网络
与教育信息化领域相关的教科文组织网络机构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传播与通讯部信息化部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UNESCO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教育信息化平台(UNESCO Bangkok Office ICT in Education porta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中的作用(UNESCO’s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WSI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在非洲的国际能力建设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Capacity Building in Africa,IICBA)。
(四)人员配置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目前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部门有2个。一是教育部门教育系统规划与开发部(Division fo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Systems,ED/PDE),职员共7名,包括主任1名,政策研究与信息化部门主管1名,项目专家2名,教师政策与发展室主任1名,教师发展与政策研究项目专家1名。另外一个部门是信息通讯部门的知识社会部(Knowledge Societies Division,CI/KSD),共有职员4名,包括主任1名,信息化项目专家3名。
三、教育信息化部门的职能及活动
(一)政策
信息化有助于促进教育规划与治理的民主、公平与透明。教育信息化可以让更多的人获得学习机会,也有助于提升学习质量,并保证轻松愉悦的学习。在资源稀缺的地方,通过技术便可以克服教材印刷、分发、更新等方面的困难,共享开放资源。对大规模创新的需求,已经促使教科文组织将其关注点集中在系统层面的改良与变革。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信息化在教育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既包括标准制定,也涉及信息传输与汇集、事实探寻、案例检索,以便广泛获取有价值的海量信息。
1.政策分析
教科文组织认为,信息化在校园的普及与应用,无疑为教育决策者们提供了重大机遇。他们注意到信息化在提升学生学业水平、扩大学生入学比率、提高教学质量、削减教育成本、支持终身学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民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在教科文组织最近的一个项目中,各教育部门研究了5个国家(卢旺达、纳米比亚、乌拉圭、约旦和新加坡)的教育信息化资源与政策进展,目的在于协助这些国家执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并增强她们的国力。这一项目也促进了这些国家的资源与知识共享。而这项研究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形成一份主题是信息化政策与教育变革的研究报告,分享教育信息化中的各种方法和经验。这份报告是《转型中的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力量》(Transforming Education:the Power of ICT Policies),全文可在教科文组织的网站下载。
2.政策开发
在促进教育发展方面,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提出,到2015年,全球全面普及小学教育,消除教育中的性别歧视,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信息化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将发挥重大作用。教科文组织致力于推进积极求变的教育政策,建立足以支撑基础教育的基本设施,以期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发达国家,主要致力于巩固既有成果、改革教育体系,并催生知识成果。通过提供详细的分析和有效的手段制订规划,将信息化融入教育发展中,这对于教育利益相关方而言大有裨益。教科文组织协助各国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全球化公民,以适应均衡与可持续的发展。以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研究为基础,该组织开发了“教育信息化工具包”(the ICT in Education Toolkit)以协助各国决策者,同时该组织曼谷办事处的“信息化教育政策研究”,也为教育各方提供了大量经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诺,将对会员国的教育信息化和硕士生培养计划提供技术支撑。与之相关的网络共享资源包括:UNESCO ICT in Education Policy Makers’ Toolkit(Bangkok Office);UNESCO ICT in Education Policy project (Bangkok Office)。
3.教育政策与战略模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教育政策与战略模拟”(EPSSim)项目,其功能在于为教育战略规划和资源分享提供相关技术支持。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发了一个名为“普适”(generic)的推演模型,以期支持各国的教育规划。该模型内置了一个培训模块,可以为模型设计和情景构思完成相应操作。该组织构思这种政策推演工具主要是为了向各国教育部门的行政人员或教育专家提供技术和方法支持,使他们设计的规划、方案更可靠;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各国也兴起了“全民教育”运动(Education for All,EFA)。与之相关的网络共享资源为Education Policy and Strategy Simulation Model。
4.具体指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学会(The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UIS)已发布了一份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指标体系,但仍致力于进一步优化,并增加了评估指标与替代措施,以期更全面地反映各种不同的政策导向。该指标体系扩大了各国可对照的指标,也增加了教育信息化的鉴别方法。目前的出版物有Guide to Measuring ICT in Education(UIS);Indicators Assessing ICT Impact in education (Bangkok);Indicators of ICT Usage in Education (IITE);El Impacto de las TIC en Educación:Relatoria de la Conferencia Internacional (in Spanish)。网络共享资源有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ICT in Education (European Commission)。
(二)终身学习
为使教育富于创新、兼收并蓄,在实施学习和教育战略的过程中,人们必须承认:学习可以在工作、社区、家庭、社会和社区生活等任何场合进行。在获取信息、人际互动、社会联络、陈述己见、提高收入、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信息化都显著增加并拓展了人们的参与机会。但是,风险也依然存在,先进技术所要求的操作水平,可能会使大部分人被拒之门外,他们无法分享全球通讯新渠道带来的便利。如何使全世界所有人都能享用信息化在学习和自我提升中的巨大潜力,一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关注的问题。
1.扫除文盲
全新教学技术的使用,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青少年学生都是一片新天地,他们可以参加非正式、持续不断的文化学习项目。信息化可以发展技能培训、提高学习悟性、激发学习动机,鼓励使用自身探索的学习素材,以及支持和训练有知识的全球化公民。此外,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通过信息化系统都能对学习者的反馈信息进行搜集、汇总、更新,从而实现学习素材、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及时更新。但是,仅仅依靠信息化,成人扫盲计划很难实施。这些技术更多的是为传统项目提供支持,或是在语文、数学教学中充当多种教学方式的一种。在扫除文盲和巩固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对于农村和边远地区而言,无论传统教学还是信息化教育,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非洲,贫富之间的“数字鸿沟”往往会带来巨大挑战,而且经验也证明,即便能接触到先进科技,也未必能保证其使用有助于启迪民众。实践证明,信息化不仅有助于创造文化氛围,也有助于增加文化学习的机会。新的传播方式在创造学习空间中前景广阔,例如互动性的网站、聊天室、邮件服务、网页课程、在线图书馆等,这些对人们的学习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的出版物有Using ICT to Develop Literacy (Bangkok office);Use of ICTs in Literacy and Lifelong Learning。颁发的奖项有Literacy through ICTs: improving social cohesion in multilingual contexts。网络共享资源有Distinguishing ICT Literacy from Information Literacy。
2.职业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TEVT)领域的目标是,协助成员国将就业培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期为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打下基础。这些与TEVT相关的项目无论是在正常学制教育还是在非正式的教育活动中都可以完成。在职业技能培训中,信息化拓展学习资源的潜力巨大。但是,在世界很多地区,职业技能培训中信息化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为了增加职业教育机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仅协助各成员国发展其职业教育战略,还亲自通过网络组织各种培训,并推出了一系列人们可以广泛获取的培训资料。总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职业技能培训中心(UNEVOC)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进信息化在职业教育技术培训项目中的发展与运用。网络共享资源包括UNESCO Open Training Platform;UNEVOC ICTs in TVET Page;UNESCO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ICTs in TVET。
3.高等教育
在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在公开课、远程教学中,信息化都日渐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手段。在高等教育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协助各成员国在政策上强有力地支持信息化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在高校中,信息化在课程资源开发、内容传送与共享、师生国际流动、校际交流、讲座与演示、学术研究、行政支持、学生录取等各方面得到充分的运用。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高等院校都将硬件与软件功能发挥到极致,尽管也面临着各种困难与挑战。比如说,电话和远程通讯方面的基础设施不足,教师培训的资源短缺,缺少熟练的IT专家来开发、维护和支持高等教育信息化。各国高校积极参与信息化政策研究并对其合理投资,从而在实践过程中获益良多。信息化并没有完全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但它却是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的法宝,也是积累教学经验的利器,尤其是对远程教育而言,师生被时空阻隔,信息化就显得更加不可或缺。政策的不断调整与新政策的出台与执行,需要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配合,如通信、贸易、卫生等部门,在授权和官方承认的地方,还需要全国的私营机构与非政府教育组织来参与。
4.公开课程与远程教育
开放教学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应当具有灵活性。对于那些在体质或交通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远程教育是使用特殊的教学技术、资源、传媒,支持被时间或空间阻隔的师生来组织教学活动。其中的技术、资源和传媒,主要取决于以下一些因素:课程主题、学生需求、教师技能、教学目标、现有技术设备以及学校实力。尽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但发展中国家的远程教育依然高度依赖印刷材料。在教育信息化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致力于推出相应的扶持政策,以推进高等教育、开放学习、远程教育的信息化。目前的出版物有《开放与远程学习:教师教育指导》(Teacher Education Guidelines:Using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具包》(Quality Assurance Toolkit for Distanc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Programmes);《开放与远程学习:趋势政策与战略》(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Trends,Policy and Strategy Considerations)。
5.非正规教育的信息化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非正规教育可能主要面向青壮年文盲,也可能主要针对失学儿童进行生活知识普及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或通识教育。非正规教育未必遵从阶梯式的正规学制,修业年限不尽相同,学历颁发也往往可有可无。那些针对失学青少年的非正规教育,主要是作为正规教育的替代,帮助他们重塑自尊心,找到奉献社会的方式。在某些案例中,这种非正规教育往往作为一种桥梁,让失学青少年达到进一步深造所必需的知识水平,以便他们能重归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在扩大非正规教育范围时, 信息化对其实施非常有效。这种教育往往通过社区多媒体中心、社区学习中心、远程通讯中心进行传输,此外,非正规教育日渐突出生活技能、工作技能等内容。但是,信息化的入门知识和应用技巧也日渐重要,因为信息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成年人和失学青少年找工作、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至关重要。网络共享资源包括:Non-Formal Education(UNESCO Bangkok);Community Multimedia Centres;Community Learning Centres。
(三)教师教育
教师队伍的质量以及对他们持续的专业教育与培训,依然是高质量教育的核心。然而时至今日,全世界的教师群体,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无论是教学实践还是教师培养,都面临一些系统性的挑战。这种情形必须得到改善,因为全球要求符合国际教学标准的新教师人数在2015年预计将达到910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坚信:通过全面、系统的方法以及对信息技术技能的强化,可以优化教育和师范体系,从而使前面提到的问题得到解决。该组织提出一系列倡议,包括支持已有的教师教育实习基地、利益相关方的协作关系、提高决策者能力、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技能标准等,从而将信息化与教师教育融为一体。
1.教师信息化能力框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师信息化能力框架”(ICT-CFT),旨在提示教育决策者、教师与教育专家、专业教育的提供者,一线教师等要重视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同时也协助会员国在教育学硕士培训方案中将信息化能力列入考核标准。现代社会越来越依赖信息和知识,因此,各国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公民全球化意识、灵敏的头脑反应、创新的思维,以及使用信息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信息社会的知识与素质;(2)培养公民博闻强识、多才多艺,以便能有效管理日常事务,使其生活更充实、全面、舒适;(3)鼓励公民全面参与社会活动,并对那些影响他们生活的方式,进行一些指引;(4)培养公民跨文化理解以及和平解决争端的新理念。这些社会与经济目标,主要是针对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教师必须全力以赴,实现这些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一项国际标准“教师信息化能力框架”,用来衡量教师是否能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但是,对于教师能教好学生所必需掌握的信息化技能,这个框架所列出的内容还远远不够。教师在运用信息化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动手、实践、创造等综合能力,成为优秀的全球公民和劳动者。“教师信息化能力框架”列出了教师工作的6个方面:(1)理解信息化在教育中的作用;(2)课程设计和成绩评估;(3)教育学;(4)信息技术;(5)组织理论和行政管理;(6)教师职业学习。这个框架按照师范教育的三种方法进行组织,这三种方法也是教师发展中依次递进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技术认知,需要教会学生有效运用信息化,以提高学习效率;知识深化,使学生就学校所学科目获得更深入的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复杂的现实社会问题;知识创造,培养学生,亦即将来的公民、劳动力学习创造和谐、圆满、繁荣的新社会需要的新知识。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相关私营部门的合作者们正在升级“教师信息化能力框架”。新框架是教育行业与信息产业密切合作的产物,包括信息化运用过程中的实践案例、完整案例分析、专项考试等。
2.教师资格
正当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高等教育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时,其他教育却仍然落于其后。在拓宽信息化运用覆盖面、推进教育学研究、帮助提升教师能力和数量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依然只是星星之火。信息化应当面向所有年龄段、语言、文化、环境的人群。任何政策试图将信息化应用于教育,都应当满足教师群体的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提倡信息化应用于教师培训,不论是职前还是在职培训,并给予技术指导与建议。网络共享的资源包括UNESCO ICT Portal for Teachers(Bangkok office);Teacher Education-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Teachers and ICTs(Santiago office)。目前的出版物有《信息化变革教育:区域指南》(ICT Transforming Education-A Regional Guide (Bangkok))。
3.机构能力建设
亚太地区教师教育机构能力建设包括:下一代教师培养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非洲远程教师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四)电子学习
教育和学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核心事务。各国要在这一领域取得成果,绝大多数要依靠信息化的普及应用。21世纪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培养具备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跨国际知识与能力的全球公民。对于建立兼收并蓄的知识型社会而言,数字学习(E-learning) 堪称其奠基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肩负着促进观念与知识自由传播的使命,它在“信息社会全球峰会”(World Summit of Information Society)中将信息社会的道德、法律、社会文化维度融合为一,并协助“峰会”牢牢抓住了信息化提供的机遇,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目前的出版物有《中学后教育与培训的电子学习国家战略研究》(National Strategies for E-learning i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网络共享的资源包括:UNESCO E-learning Site;Popular e-learning CD on ICT in education等。
1.教育信息化的相关奖项
在巴林王国的资助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教育信息化哈马德国王奖”(King Hamad Bin Isa Al Khalifa Prize),该奖项面向的人群是:在学习、教学活动中可以创新运用ICT的个人、机构或其他实体。“教育信息化哈马德国王奖”目前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信息化领域设立的唯一奖项。网络共享的资源包括:Call for nominations;How to apply-Guidelines and Checklist;Prizes in Education。
2.互联网与学习
教科文组织及互联网在其职能领域的运用。目前的出版物有《中学后教育与培训的电子学习国家战略研究》(National Strategies for E-learning i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网络共享的资源包括:UNESCO E-learning Site;Popular e-learning CD on ICT in education now available online。
3.ASPnet工程
根据2010年11月的相关数据,全球180多个国家有9000多所学校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校际联合会”(Associated Schools network,ASPnet)的成员。其中很多学校都是信息化校际交流项目的试点基地,该项目试图将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校园联系起来。此外,一些国际层面的旗舰项目,则将目标设定为有效运用信息化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多资料请参阅教科文组织“校际交流项目联合会”(Associated Schools Project Network)官网:http://www.unesco.org/en/aspnet/;关于ASPnet的试验项目在国际、区际以及地区内的名录,具体请参见:Great Volga River Route Project (2004-2007);联接着大伏尔加河流域、波罗的海、黑海和里海海域的16个国家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项目,具体请参见:GigaPan dialogue。
迪派影像对话(The GigaPan Dialogues)通过实地考察与高分辨率数字图像,激发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同情与理解,并创造归属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附属学校的学生带着照相机进行实地探险,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共同分享眼前的壮观景象。网络共享的资源有ASPnet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in UNESCO Headquarters。
4.数字化学习质量
教育质量要经过系统的严格审查,以达到公认的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各国政府与相关机构提供政策性建议,帮助开放教育、远程教育与高等教育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英联邦学习共同体(Commonwealth of Learning)、欧洲远程教学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Distance Teaching Universities,EADTU),以及其他项目合作者在远程教学质量的保障标准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目前的出版物有Quality assurance in e-learning with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Distance Teaching Associations,EADTU;Quality Assurance Toolkit for Distanc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Programmes,COL;ssessing the Effects of ICT in Education:Indicators,Criteria and Benchmarks for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OECD;Impact of ICTs on Learning & Achievement,infoDEV。网络共享的资源包括:UNESCO Quality Assurance and Recognition。
(五)开放教育资源
教科文组织认为,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是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向学习者提供可用于查阅、参考或应用的各种开放性教育资源。这些开放性资源主要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得,用于教育机构中教师的课程教学,也可以用于学生的学习。其类型主要包括阅读材料、实验和演示、课程内容等。开放资源适合每个人,尤其是那些资源匮乏的偏远地区,可以利用开放教育资源提高当地教学质量。开放教育资源运动鼓励创造知识和信息、免费开放课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推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其中,交流与信息项目允许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以及政府人员自由访问、创建与共享各种教育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门重视教师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灾后局势等方面知识的开放资源的服务。目前的出版物有《欧洲远程学习协会电子学习质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 in e-learning with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Distance Teaching Associations,EADTU);《开放教育资源:网络空间的对话》(Open Education Resources-Conversations in Cyberspace);《发展中国家开放课程影响论坛的最后宣言》(Final Declaration of the Forum on the Impact of Open Coursewar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等。网络共享的资源包括: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Lesson Plans in Engineering-IEEE;Open Access to Scientific Information;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Taking OER beyond the OER community: Policy and Capacity;M-2009 Statement on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2009);Cape Town Open Education Declaration-Unlocking the promise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2008);Information on the 2010 OER workshops in Cape Town and Windhoek OER Community;Wiki for the UNESCO OER Community。
(六)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教科文组织认为,稳定的信息系统并不将收集、存储、处理数据作为主要任务,而是要对教育政策、管理方式以及评估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制定规划与治疗疾病一样,应该建立在精准的诊断结果基础上,通过详细、批判地剖析问题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目标界定、各种策略以及决策选择都应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很多国家的相关教育数据都是以学校实际人数与实地调查为基本依据的。但是,在某些方面,数据的有效性与关联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际上,一些国家虽然已经开发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EMIS),但其很难真正发挥指导教育决策的作用。这也是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一些会员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一般都是最原始的,对这些数据并没有进行相关的分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决策者与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更清晰、更有效的数据资源,以分析复杂的政策文件。目前的出版物有UNESS;Planipolis-IIEP等。网络共享的资源包括:INESM-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EMAP-E-Network on Educational Planning anc Management。
1.规划
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力推进各国教育政策与战略发展,大力支持教育部门各种规划的发展,以实现全民教育目标。1990年,在泰国宗滴恩举办了有155个国家、20个国际组织和150个非政府组织参加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其目标是满足儿童、青年和成年人的基本学习需求。
2000年,在塞内加尔达喀尔世界教育论坛上通过了全民教育《达喀尔行动框架》。行动框架以涉及180多个国家的全球“2000年全民教育评估”结果为基础,是迄今基础教育方面开展的最为全面的研究。行动框架要求各国政府在2015年之前实现面向全民的优质基础教育,为国际社会重新确定教育战略提供了机会。
《达喀尔行动框架》确定了6个目标:在2015年之前保证在所有儿童中普及初等教育、消除初等和中等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改善早期儿童看护和教育、保证公平利用“生活技能”方案提供的机会、在2015年之前将成人识字率提高50%、改善教育质量。
2.政策评估
教育部门主要针对教育体制内部和外部进行分析与评论。教育机构人员从多角度分析教育体制的内部动态,以及影响教育过程如宏观经济和社会统计等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宏观经济与社会统计框架、入学与教育平等问题、教育质量、相关外部因素、教育成本与经费、行政管理层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助国家教育行政机构分析和评论教育体制,并提供技术与人员支持。此外,许多国家设有信息评估系统,对与2015年全民教育相关的教学成果、课程、问题、挑战与机会进行评估。网络共享资源有Educational Policy and Strategy series。
3.改革
教育发展改革仍然是许多国家和国际发展合作部门的中心议题。不论国家发展水平如何,推行教育改革以应对政治、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全球性变革,已经势在必行。如果还存在武装冲突和社会混乱,教育结构的重组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通常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提供大量的教育成果与丰富的信息资源。教育体制变革意味着各国需要面临人口、财政等方面的新挑战。因此,在国家层面上,政府、教育机构、专业研究机构以及相关组织致力于建立更好的解决方案;在国际层面上,跨国公司或相关机构在经济和技术上支持教育发展。在区域工程的大框架下,“亚洲中等教育政策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政策与改革”已经开始区域比较研究,评估各国家如何满足不断扩大的中等教育招生规模与保障教育质量,研究主要聚焦中等教育的教师面临的机会与挑战,以及从不同角度讨论中等教育遇到的困难,比如教师的聘用、学生入学率与教育质量等问题。
亚洲中等教育政策研究致力于发展中等教育,提供相关政策信息与研究,以帮助各国制定政策,促进中等教育的改革。此外,改革过程中需要应对技术、政治上的挑战,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例如,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教育体系是多维度的,地区差异、管理水平等因素增加了教育管理的难度。在教育领域里,许多利益相关者影响教育决策的制定,但是,由于各种政治问题,以及知识与技术上的局限性,使得他们在教育决策中也会做出妥协。关于中等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有关改革的信息资源可以在相关网站上下载“国家概况”(Country Profiles)PDF版,以及相关读物等一系列的信息资源。
4.财政
教育规划与财政计划项目主要协助专业人员获得政策实施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知识,主要涉及国内背景(中央和地方的公立机构与管理部门)、国际背景(实现全民教育目标与千年发展目标)。教育规划与财政计划致力于研究教育政策、现代方法、中期财政支出框架,以及教育财政支出,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发展目标。规划更加注重信息资源的实践性,主要包括:现代技术与中期改革计划和财政支出、培训材料与相关工具、有关技术问题的记录,以及相关研究的最新信息等。通过规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教育政策问题、近期教育财政情况等方面制定了长远的战略目标,并与各国家分享成功的实践经验。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剥夺了很多贫困地区儿童上学的机会。由于经济的缓慢增长,财政预算的透支,贫穷程度的不断加剧,导致7200万儿童流浪于街头,这些都在逐渐侵蚀着过去10年来的教育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应对挑战,进行实地考察,提供政策建议以及相关的信息与知识。该组织提供了一些有关经济危机的最新信息以及应对策略,帮助各国政府以及其他国际组织进行有效对话,分享彼此的成功经验,共同实现国际教育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命之一是协助各国加强能力建设,并通过中心机构与相关组织的网络系统,为负责教育与培训的部门以及利益相关者提供各种能力建设的服务。在实施教育政策与策略过程中,该组织主要聚焦于国家能力建设,以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与发展计划。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以下8方面: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教育政策评估与分析、教育政策制定、政策模拟与资源投影技术、教育财政支出框架、宏观经济框架、检测与评价机制、捐助者协调工作。
(七)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的扩展,在数字化的基础上,依托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通过移动通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MP3、智能手机、移动电话等),实现师生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科技方面的交流与互动。与传统的数字学习相比,移动学习具有独特的优势:个体性(personal)、可携带性(portable)、协作性(collaborative)、互动性(interactive)、情境性( contextual)和定位性(situated)。移动学习主要强调学习的及时性,在移动通讯设备的帮助下,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并且可以呈现教材内容。它们在改变教育与培训的模式中也具有很大的潜力。移动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开发移动技术,促进移动学习,教科文组织与移动通讯制造商诺基亚公司、美国联邦政府等私立和公共部门合作,组织和开展各种活动与项目。
1.政策研究与倡议
教科文组织致力于研究移动学习,以促进5大区域(欧洲、北美、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研究内容涉及政策导向、发展中国家决策者运用移动学习的价值与意义等。此外,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述5个区域对女性及儿童的移动学习进行了调查。
2.教师支持与发展
通过能力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教师使用移动通讯设备,以促进能力发展。移动学习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移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即移动互联技术。教师应熟练掌握这些技术以便运用自如。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在教育机构的管理过程中充分运用移动技术,尤其是对教职工、学生及学校设备等方面的数据搜集。移动技术与教师发展、巴基斯坦移动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项目。
3.移动学习技术内涵
通过对移动学习技术内涵的研究,教科文组织识别特定移动技术开发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在移动技术的帮助下,师生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并持续获得有效的资源与信息。移动技术为丰富远程教育手段提供了物质基础,对远程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不受时空限制的双向通信与交流机制。
4.第二届全球移动学习周
“全球移动学习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一项促进移动学习的重要活动。2013年2月18-22日,第二届全球移动学习周将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活动旨在开发移动学习的独特优势,重点关注入学率、教学质量以及教育公平等方面,以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第二届全球移动学习周活动将聚焦于与移动学习相关的3个全民教育目标:(1)提高青壮年的学习能力,即如何运用移动技术提高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并为学生增加阅读机会;(2)提高教育质量,即如何运用移动技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能力;(3)实现教育中性别平等与公平,即如何运用移动技术实现基础教育入学公平、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妇女和女童教育的质量与公平。
各国教育部官员、移动学习领域的国际专家与实践者,以及移动技术领域的主要代表将共同分享移动技术与移动学习的最新实践与创新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移动技术实现全民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

产品订购热线

010-51661846

Copyright © 北京奥龙飞腾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富海中心2号楼408    网址:www.aolongsoft.cn